一、前言
下图是技术成熟度曲线,它表达了新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BIM技术作为建筑领域的新技术,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这一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着狂热、失望、破灭和重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本期就来聊聊设计阶段的那些问题。
目前设计阶段的BIM实施主要是两种形式,一种是设计院内部自身的团队,一种是专业的BIM咨询团队。
二、人力投入
和我之前配合过一个民营的设计院,业内也非常知名,传统的CAD设计是他们院做的,设计阶段的BIM也是他们院内部的团队,据了解500人左右的设计院,BIM团队只有5人,讲真很多项目还没有做BIM,这5个人中,1个领导做管理和业务沟通,1个机电专业,水平可以,一个土建专业水平也可以,还有两个刚毕业的小白,没有项目经验。
这是个只有2万多平方的小项目,签的是设计阶段的全专业BIM合同,和传统的CAD设计合同是绑定在一起发包给设计院的,扩初和施工图阶段都要做,不仅模型要做好做规范,最重要是查找设计问题,和设计师同时进行,而且还要模型上会,扩初和施工图评审会都要模型上会。
关于模型上会,在这里做一个说明,模型上会是指在扩初和施工图评审会时摆脱传统的“会上设计师用CAD讨论图纸问题”的模式,改为会上“由设计师用BIM模型汇报,而不是BIM工程师来用模型汇报”。模型上会是一种真正贴合工程的模式,会上由专业设计师来讲这就要求设计师很熟悉BIM模型,而且通过模型还要能讲出问题,这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与BIM团队密切配合,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且设计师要把会上需要讲的设计问题以模型的形式表达出来反映进入Revit的项目浏览器,这样BIM的应用就不仅仅反映在碰撞上了,而是更加关注设计本身的问题。
国内的设计周期很短,所以上会前设计院BIM都是要长时间的加班,以保证可以达到上会要求。虽然很努力,但是由于人手不足只能完成约定的70%左右的主要工作,这是没有办法的,每次开会前建设单位的BIM管理中心领导都要亲自到设计院催讨BIM工作,这样一个小项目,设计院还是在异地,中心领导和负责人往所在地飞两次,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主项设计只完成70%左右的合同要求。
然后就是专项设计了,说说精装修专项,由于是全专业BIM合同,设计BIM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了,大家知道精装内容比较多,做起来也比较麻烦,设计院的BIM领导自然清楚,派主力继续扑在这个项目上必然是亏的,这时设计院的BIM领导把一开始做主项设计BIM的两个水平尚可的人撤走了,换成刚毕业的2个小朋友做精装修模型。由于精装修属于设计专项,图纸设计周期也较长,但是这两个小朋友对精装修根本不懂也没有概念,图纸都看不太明白,软件也用不熟练,结果做了一个月仅仅把表皮做了,居然没有提出很有价值的设计问题。
由于设计周期短,上面说到使用各种催逼手段下只完成了70%左右的工作,本来和他们沟通协调等到开完施工图评审会后再补充剩下30%的细节问题,因为开完施工图评审会到审图公司审图完成还有较长的时间,BIM可以把之前没有完善好的内容继续完善。但是开完施工图评审会后设计院BIM团队也大松一口气,认为BIM主要的配合工作已经完成了,不愿意再往深处完善,再跟他们要求,也都不愿理你或是和你打太极。
这个项目好的是有建筑设计师是BIM总牵头人,设计师会施加一部分压力给设计BIM,所以BIM基本可以正常推进下去。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设计阶段BIM工作投入的人员严重不足,而且从事BIM专业的人员不专业,都是年轻人,项目上没有发言权,这样想做好设计BIM谈何容易。
三、思想观念
再举一个专业BIM设计咨询公司的例子,这个BIM设计咨询公司有着国企的背景。先谈一下此公司的领导,他们在介入此项目时BIM合同还没有签,但是已经明确了合作意向,也把要求发了过去。此公司领导的想法比较奇怪,他认为扩初阶段的BIM只需要做土建的模型,机电的模型不需要做,而且认为扩初阶段的模型只用做一次,每次说的时候都理直气壮。试想扩初阶段的BIM怎么能只做一次,做的目的是为了过程控制,查找问题,如果等扩初定稿了再做有什么用,而且我们的要求是重点部位,图纸难以表达的部位,要BIM设计先行,对CAD设计有益补充。如果不做机电专业,那怎么知道设备机房的位置及面积预留是否到位等等,在她的脑子中固有的想法就是BIM就是模型,他认为你超出碰撞和管线综合的要求都超出合同范围。这种认识下扩初设计的BIM怎么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很多设计院的领导还认为BIM就是建模,就是碰撞,就是管线综合,常常导致BIM与工程实际脱钩。
然后再说说员工的问题,这个咨询公司有大概15个人左右,但是同时在做的项目有好几个,几个水平尚可的往往是BIM项目负责人,需要经常出去开会以及项目协调,真正可以静下心来做项目的时间不多,剩下能干活的几个人水平又不太好。这就是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人才极其缺乏,很多BIM项目经理都是年纪轻轻。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公司常有的通病。他们是某大院的一个分公司,背后有大院的牌子,业务不缺少,这是好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大院就一定专业,他们觉得自己的BIM做的很专业,抵触甚至不按照业主的要求来做。Revit都更新到2020版了,他们还用着2016的版本。
而且我在甲方管理这两年来有一个重要的体会是,很多配合单位不懂沟通,不愿意沟通,总是闷着头在那里做BIM,很多实施单位拿到图纸后就是做模型,从来不主动与业主沟通,不问你的要求,做的过程中也不联系你,每次都要你主动问,问了也说没有问题,做的过程中也没发现问题,纯粹是为了做而作。等你发现了问题,问他为什么做的过程中有问题而不提前问呢?他说问了担心有新的要求,会增加他们的工作。
四、资金投入
我在央企地产做BIM项目管理这两年正是公司BIM战略刚起步的两年,这两年多来大大小小的BIM项目有10多个。在BIM工作上,公司也是第一次吃螃蟹,对BIM不是很了解,对BIM的投入与产出也不清楚。但是总是要尝试的,总是要交学费的。
那公司怎么对BIM服务定价呢?大致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时,根据使用功能,把这个项目分为4个标段,其中第1个标段把设计和BIM放在同一个合同中进行发包,属于设计总包合同,因为这个标段偏向于工艺设计,设计费用也比较高,合同中明确BIM费用按照合同费用的x%确定,这样算下来设计阶段的BIM费用每平方合计在20元以上,这是一个较高的费用了。
第1个标段下来后领导觉得按照x%定价不合适,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费差别也比较大,造成BIM费用差别也比较大,决定改变定价策略,接下来其他三个标段设计阶段的BIM费用让设计院单独报价,这样就出来了一个有意思的结果,三个标段的三家中标单位的BIM费用差异非常大,有一个标段单价4元每平方米。这样出来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一个公司同一个项目的四个标段BIM费用差别很大,四个实施单位的BIM单价从4元到20元不等。
虽然价格差异这么大,但是是一家地产公司,所以对4家实施单位的要求是一样的。那他们提交上来的成果差别有多大呢?其实经过公司的BIM管理人员对成果进行了仔细的核查后发现成果差异并不大。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单价20多元的第1个标段没有做的非常好了,和他的单价匹配呢。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虽然他们是高价拿到了这个项目,但是他们觉得4块钱就能做好,没必要投入20元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又把这个项目以4元的单价分包出去了,转了一下手净赚16元每平米。
所以虽然你单价给的高,但是实施单位仍然是按照市场上的平均水平做的,你给的钱再多,你得到的还是一个平均水平的东西。因此设计阶段的BIM做不好,个人觉得资金投入不是主要因素。
五、时间投入
做BIM项目管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管控,实施单位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BIM工作,是要心中有数的。我的领导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给他们5天的时间来完成模型工作和你给他10天来完成模型工作,最后你拿到的东西质量是一样的。起初觉得这话没有道理,给的时间越久成果应该越好才是的。
后来经过多次打脸后才知道这话有理。你给实施单位安排一项任务时,他心中自然会有一个工作量的评判,如果他评判这项工作1个人10天可以做完,当你给他5天时间时,他就安排2个人来做,当你给他10天的时间时,他就安排1个人来做,所以结果就是一样的,给他10天时间,不要妄想他会安排2个人做这项工作。
因此时间不足不是设计BIM做不好的关键因素,时间不足时,是可以加派人手的。
六、结语
从事BIM工作6年来,每2年对我来说都是一个转折,从国企设计院到外企设计院再到地产公司的BIM项目管理岗,对BIM这项新技术做的多,看的多,听的也多,我觉得设计阶段的BIM工作不落地的主要因素在于上层建筑的不完善,BIM行业领导的思想认识不足,BIM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不足。而资金投入的不足和时间投入的不足是次要因素。
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相信每个小伙伴心中都有一杆秤,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文章来源:牛侃BIM